2021-02-07 11:32:40作者:admin来源:未知

 情绪对个体而言具有适应意义,不仅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还与日常的幸福感紧密相连。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参与社会情感互动的基本能力,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解读并作出对应的合适应答是融入人际交往的关键。多动症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困难,和父母、老师、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被认为是令人讨厌和导致冲突的角色。Hinshaw(1992)认为人际关系是多动症儿童最核心的社会缺陷,而情绪识别与之息息相关。

多动症孩子容易被排挤

 处理情绪首先要能够识别情绪,包括别人的和自己的。但是多动症儿童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解读这个情绪所代表的的含义。以往的一些关于面部情绪识别的研究发现,相较健康儿童,多动症儿童在人脸识别的任务上表现更弱。他们通过面部表情图片提取情绪线索的能力以及精确性低于健康儿童(Cadesky, Mota, & Schachar, 2000)。

 多动症的孩子为什么难相处在另外一个实验中发现多动症儿童和青少年将基本情绪和情绪故事进行匹配的能力比较弱(Singh, 1998; Yuill, Lyon, 2007)。除了对他人的情绪识别能力比较弱之外,多动症儿童对于自身情绪的识别能力也比较弱,这个现象在多动症儿童身上发现,特别是患有多动症的男孩子身上该现象更为普遍,所以导致普遍意义上的“多动症孩子难以相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治疗刻不容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就被应用于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由于没有不良反应、疗效持久、而且可以有效的改善多动症及其相关的认知缺陷,逐渐成为多动症治疗中强有力的一种。

  温馨提示:多动症孩子难相处最终影响到的是孩子自身,家长应该多与其沟通交流,鼓励帮助改善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免给孩子留下重大的社会障碍。看完这篇文章如果您还有疑问,更多多动症相关添加下方微信,详询多动症公益网。

想要了解更多, 请添加 13813910937 联系老师